淮安市清江浦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淮安市清江浦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今天是 2025年 1月12日 星期日
全文检索   
抓住要害?夯实根基
发布时间:2021-11-03     浏览次数:343     来源:农民日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而抓粮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抓好粮食生产,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的一道必答题。

  牵牛要牵牛鼻,抓粮需抓要害。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只有把粮食生产的这两个要害抓住了,才能从基础上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各地着力抓好种子和耕地,采取硬措施、拿出实办法,持续激活粮食增产的“基因”,为粮食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夯实了根基。

  

  粮安天下种为基,种子是如何保障粮食增产的?

  农谚讲:“好儿有好娘,好种多打粮”。好种子,夯实了农业生产的基础,也绘就了粮食丰收的底色。

  今年,黑龙江省在每个积温带都推荐适区优良品种,如大豆由过去的注重“双高”更加注重高产,推广了“东农252”“黑农87”“东升17”等一批350斤以上的高产大豆品种,为“北大仓”粮食增产注入动力。安徽省则在全国首创制作并公开发布优质专用水稻种植电子地图,引导用粮主体实现“按图索粮”,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今年全省落实优质专用水稻占播种面积的63%。

  每一年的粮食丰收,都离不开一批新优品种的有力支撑。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近20年,粮食作物单产累计增长约25%,年均增长达到1.2%左右。

  良种的诞生,源自品种突破。以我国主要秋粮作物之一水稻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了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我国水稻育种瞄准高产目标,从半矮化品种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经历三次“飞跃”,亩产由不足100公斤提升至800公斤。而一次次“高产再高产”的背后,品种突破是关键中的关键。

  不仅如此,每一个突破性品种的育成,不光直接带来产量、品质的提升,也将会对后续良种的选育产生“指数级”的“辐射效应”。

  举个例子。江西育成了我国应用时间最长、推广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广的不育系“珍汕97A”。我国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在报告中指出,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1982年至2003年,利用“珍汕97A”配制的组合就占到我国杂交稻总种植面积的47.59%,增产粮食1874.4亿公斤,为农民增收1499.5亿元。

  除此之外,再来看玉米。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指出,“十二五”以来,全国审定玉米品种7915个,满足了我国玉米生产不同阶段的需要。2020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2.6亿吨,单产6.3吨/公顷,分别是1963年的12.4倍和4.7倍。在这份骄傲的成绩单背后,良种的贡献功不可没。

  纵观历史,每一次育种的突破都带来了粮食产量的跨越式提升。“郑单958”“浚单20”“京科968”“登海605”等“千万亩”级主导品种的育成和推广,更有效支撑了我国玉米单产连年增高。这几年,新品种的适宜机械化程度大幅增加,抗病性显著增强,也为农业提质增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每年粮食生产需要大量种子,如何保障稳定、优质的种源供应?

  既然种子对粮食生产如此重要,稳定、优质的种源供应是如何保障的?

  ——种子基地。为保证农业用种安全,一直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国家现代种子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海南南繁、甘肃玉米、四川水稻等育制种基地,全面提升了高质量种源生产和供应能力。

  今年,为落实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的重要部署,加快提升种子基地建设水平,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制种大县的支持力度,支持资金更是从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

  作为良种供应的“大本营”,近年来,我国制种基地建设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基地减灾抗灾能力、单位面积产出能力显著增强。

  如今,制种大县奖励已推动基地成为集种子生产加工、科研选育、展示示范、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大平台。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年产种子满足了全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用种60%以上,其中玉米、杂交稻供种量分别占全国的85%和75%,为实现粮食生产“十七连丰”提供了有力支撑。

  ——监管“利剑”。制种基地保障了供种源头,另一方面,市场的监管同样重要。

  为了不让假种子、劣种子坑农害农、扰乱市场,同时针对品种多、同质化等现象,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了为期3年的种业监管年活动和为期半年的保护种业知识产权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重拳出击、整治到底。

  培育一颗好种子,离不开种业的原始创新。激发原始创新活力,实现种业振兴,保护知识产权是关键一环和基础前提。今年,为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农村部将加快立法、加强司法、严格执法、提高品种审定标准,开展登记品种清理、探索建立品种身份证等针对性举措,从根本上对育种原始创新采取最大保护。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牵头研究制定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7月9日经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拟从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和市场净化五个方面下功夫。行动的实施将为“中国种”的选育和发展打下一针强心剂,也将为这张农业“芯片”注入强大动能。

  

  我国耕地面积在减少,为啥粮食还能年年丰收?

  这些年,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同时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于是有人问:为何耕地减少了,粮食还能丰收?

  其实,这个疑问在前不久国务院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就给出了一个间接的回答。他指出,从目前各地实践来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是弥补我国耕地数量不足的重要措施。“到2022年,如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的10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通过提升耕地质量新增加的产能,相当于在全国新增加了2.75亿亩耕地。”

  一句话,是高标准农田为粮食丰收带来了信心和底气!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全国又将完成1亿亩建设任务,年初各地已陆续开工,加快建设进度,努力让今年的秋粮更多地种在高标准农田里,配合良种良技良机,保障稳产高产。

  高标准农田为何能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压舱石”?这是因为,它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国家标准实施的重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负责人介绍,相较于一般农田,高标准农田具有四个“高”的优势。

  ——农田质量高。“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这是广大农民群众对高标准农田的生动总结,形象地反映了它具有基础设施完备、地块规模适度、生产便利等特点。

  ——产出能力高。这是最根本、最显著的特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认为,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一般增加10%-20%,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今年,济南市槐荫区通过项目建设,水稻单产由4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小麦单产由500公斤提高到520公斤,共增加粮食总产量60余万公斤。高标准农田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显而易见。

  ——抗灾能力高。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由于设施条件大幅度改善,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一般年景多增产。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重点加强农田排涝降渍的设施建设。今年“烟花”强台风暴雨期间,项目区所有排涝机泵全力运行,闸口全力排水,大部分地区降雨均即时排出,近1000万亩在田作物受损甚微。宁夏通过搭建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供水智能化调度和自动化精准灌溉,显著提升了水资源配置精准度,在今年遭遇60年不遇大旱的情况下,发挥了明显的抗旱保灌减灾作用,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资源利用效率高。高标准农田通过集中连片建设实现规模化经营,有效提高了规模效益,节水、节肥、节药、节人工成效明显,亩均节本增效约500元,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较好作用。

  总而言之,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品,是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的关键举措,是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现实最优解。

  

  面对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各地如何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保障粮食丰收?

  粮食丰收需要风调雨顺,也离不开沃土良田。

  对于多数农民来说,相较于天气的变化多端、难以把握,固定的耕地更容易操控和使用。因此,他们把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耕地的保护和利用上,将耕地视为“命根子”。

  正是得益于农民在土地上的精耕细作,我国才取得了“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然而,成绩的背后是压力。要清醒看到,我国耕地保护和利用正面临着多重挑战,给粮食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致使我国耕地资源数量日益紧缺,从近期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来看,全国耕地在2009年到2019年的十年间减少了1.13亿亩,耕地面积减少趋势明显。我国耕地的质量总体还不高,中下等质量的耕地占到70%左右,后备资源不足。部分区域耕地质量出现退化,特别是南方耕地酸化、北方耕地盐碱化、东北黑土地退化等问题日渐突出。

  确保粮食安全,保护耕地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一重要指示为当前耕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所谓“长牙齿”的硬措施,首先要牢牢“咬住”耕地数量红线不松口。今年,各地积极落实中央关于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地姓农”。浙江省出台专门意见,要求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明确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300亿斤、1500万亩和120亿斤以上。

  守住耕地数量,关键要有“管”的机制。今年以来,全国一些省市借鉴河长制治理水环境的成功经验,推出“田长制”保护耕地。山东省出台意见,全面推行“田长制”,要求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日常管护机制,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积极性,做到“谁的地谁来管”,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确保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

  “长牙齿”的硬措施还体现在,要牢牢“咬住”耕地的质量红线。今年,一些地方狠抓耕地质量建设提升,为粮食增产保驾护航。

  作为土壤酸化发生区,湖北省组织实施退化耕地治理试点项目,集中推广应用调酸控酸、培肥、降渍排毒等技术,建设退化耕地治理示范区10万亩,保障了全省粮食产量。

  作为“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的保护是一件大事。今年,内蒙古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1116万亩,实施黑土地保护项目50万亩;辽宁在中央财政拨款1亿元基础上,省财政专门安排2亿元用于黑土地保护,实施160万亩黑土地保护项目。这些真招实措和真金白银,为今年“东北粮仓”的丰收筑牢了基础。